2013.0412-0416 吳哥窟 柬埔寨 Angkor Wat & Cambodia (三)Pre Rup變身塔、East Mebon東梅蓬寺、Ta Som達松將軍廟、Neak Pean涅磐宮、Preah Khan寶劍塔、Ta Prohm塔普倫、Chau Say Tevoda周薩神廟、Thammanon塔瑪儂寺、Ta Kev塔凱歐寺、Phnom Bakheng巴肯山

今天一整天的行程下來

便會真正感受到什麼叫作『看到最後會眼花撩亂的美景』

不只是因為它們長得有點像,還有曬了一天太陽後

有時候會名子對不到畫面而已  (扭)

9世紀末到12世紀末,各君王在吳哥大城周邊留下眾多遺跡

除了為展現權力而建的宗教性建築之外

還有許多為民生經濟所需而留下的建設

像是巨型人造水庫、灌溉輸水設施、運輸用道路等

卻大多因為缺乏文獻記載,留下的謎團比有答案的多

 

前一天一次走完大小吳哥後,今天觀賞的全是周邊的遺跡

每一間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到最後確實會讓人有些昏頭

 


Pre Rup 變身塔

大概是因為今天天氣太好,加上這是今天第一個造訪的寺廟,所以對這裡印象算深刻

金字塔型的寺院,比其他相似寺廟雄偉壯觀

但是據說這裡以前是皇室火葬的地方

 

變身塔大約是在西元961年左右建造

當時的國王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建造變身塔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據說建造的原因與處理國王後事有關

所以有些學者認為變身塔是處理國王死後屍體的場所

也有些人認為和國王的印度教信仰有關

在變身塔頂,有四座塔分別位於四個角落,而中間有最高的則為中央塔

靠東的兩座分別是供奉濕婆和毗濕奴,而西邊的兩座塔則是供奉他們的神妃烏瑪及拉克希米

不能開的假門

雄偉的建築就會有雄偉的階梯

現場做畫喔!

East Mebon 東梅蓬寺

羅貞陀羅跋摩二世建造於952年

位在東大人工湖的中間

吳哥王國非常重視水利工程,因此每座人工湖完成後

都會在湖中間建立島廟謝神

只是現在湖水都乾了,看不出當時矗立在湖中間的情景

 

東梅蓬寺跟變身塔距離只有1.5公里

建造時間很近,外型也非常相似

但是樣式比變身塔單純,金字塔視覺效果較少

Ta Som 達松將軍廟

完成於12世紀末,原本是僧院

柬埔寨被共產黨統治時曾用做醫院

有著巴戎廟相同樣式的微笑臉龐

不一樣的是這裡的臉龐常與樹根交錯在一起,形成不同的景色

 

東西塔門上都有四面佛

達松將軍廟目前崩壞的情形很嚴重

地上到處都有掉落的石塊

但也因為如此,可以近距離看到一些原本高高在上的部位

門口隨意堆放的石塊

原本應該在上方的屋頂

牆角隱約還是可以見到攪動乳海的歷史故事雕刻

東塔門被絞殺榕侵略,合體了

 

來吳哥窟常會看到的伴手禮『棕糖』

通常買到時的長相是已經被棕葉包好好的糖塊

小李推薦我們試吃達松將軍廟門口賣得新鮮棕糖果

雖然聽說這樣一個棕糖果的熱量不低

但是很好吃耶!長相跟口感都出意料喔!

現場削皮,有帶手套很衛生

冰桶保鮮

一袋2顆,柬畢2000,好吃

棕糖伴手禮,雖然到處都可以買到
但我們直接跟導遊買,感覺品質新鮮有保障

一盒10條  NTD 200元

這個妹妹長得超可愛,大家有時會跟小朋友捧場買小紀念品

可是她因為我們也有跟其他小朋友買而生氣嘟嘴了  

最下方:跟妹妹買的國旗磁鐵  柬幣2000

愜意的商人

Neak Pean 涅磐宮

建於12世紀末,據說是闍耶跋摩七世所興建的平民醫院之一
主池底部長了藥草,具神奇的醫病功效
因為前幾年大淹水後到現在水都無法全退,造成地基出問題
目前只開放走到方型主池的旁邊

Preah Khan 寶劍塔

Preah Khan意指聖劍,聖劍是王權的象徵

因此有人猜測寶劍塔的第3圍東塔門內,有座2層的建築物

可能就是存放寶劍的地方

 

這裡的規模其實不只是座寺廟,可以說是個城市了

光是圍牆就有4層,第4層城牆長800公尺,寬700公尺,所以面積很大

我必須承認,到現在大家已經聽歷史聽到昏頭了,所以我們並沒有走得很廣

對這裡有興趣的人可以安排長一點的時間

帶本書一起走,有很多不錯的點可以看的

 

Ta Prohm 塔普倫

這座寺廟原稱為「皇家僧院」,供奉數百尊神像

寺廟周圍更是一座數萬人的大城,城市的居民負責維持整個寺廟

現在這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樹木與建築融為一體的畫面

在第一次修復時就刻意保留頹圮的狀態

後來因為大自然強大的力量,這裡的大樹都跟建築纏在一起了

如果強行把樹移開,可能會影響到建築結構而倒塌

沒想到久而久之卻成為它最迷人的畫面

尤其電影古墓奇兵在這裡取景後,更是聲名遠播

從入口處開始就可以看到木石共生的畫面

塔普倫有39座祠堂,其中位於中央祠堂東北側的祠堂最有名

因為在這裡只要敲自己胸膛就會發出回音,所以被稱為『回音堂』

我們在這邊組了身體節奏樂團,噗

古墓奇兵場景

樹根裡的阿普莎拉,樹根幾乎已經包圍建築,確刻意閃過女神的臉,很神奇

這石雕也太神其,有劍龍耶!
時代對嗎??

合照一枚

Chau Say Tevoda 周薩神廟 與 Thammanon 塔瑪儂寺

這兩座小巧的廟其實就在吳哥大城的勝利門前分佔兩側

兩座神廟都沒有太多的文獻記載,雖然所在位置對稱

也沒有資料顯示出有任何關聯

 

單究外型來說,目前負責維修周薩神廟的是中國

所以在這裡竟然很明顯的看到許多「新」的石材,有點可惜
 

遠遠的就可以看出石材不自然的顏色


 

這樣看夠誇張了吧!


 


兩者雖然都建於12世紀初

但塔瑪儂寺還可以看到建設當時的模樣

這是法國遠東學院花費10年歲月修復的成果

 

所以如果想要很愜意的跟我朋友一樣

沒有目的,沒有想要了解什麼歷史

只是單純的在樹下喝罐吳哥啤酒的話

塔瑪儂寺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Ta Kev 塔凱歐寺

本人的記憶在此處呈現歸零狀態

從早上出發到現在已經看過好多寺廟

每一座寺廟我都很努力的想要記住他的特色跟樣子

一直到這裡,我竟然忘了一切……

時至今日仍然想不起什麼東西

只記得因為去了太多座廟,等等還要去爬巴肯山

在筆記上看到「太高沒爬」也很肯定是我寫的
所以代表我真的有來過…………

 

只能跟大家說,我的葵花寶典上寫到

塔凱歐寺的建築外型完工後就因故停工

所以目前看到的寺廟上沒有任何雕刻

只有利落的石塊本身,但卻也因此有樸實的美感

 

塔凱歐寺是第一座全以砂岩建造而成的大型建築

因為青灰色的砂岩十分堅硬,很難切割與雕鑿

加上完整的切割與精準堆疊成型都是需要極高的建築技巧

因此塔凱歐寺是吳哥窟建築裡的重要里程碑

 

看完這一段話,我才突然有了一點記憶…..只有一點點……..

Phnom Bakheng 巴肯山

巴肯山、豬山與博山被稱為吳哥窟三聖山

巴肯山是耶輸跋摩一世為了象徵都城中心的須彌山所建造

利用自然地形堆築6層基壇,中央有5棟祠堂

除了最上層外,其他5層都各自設置了12棟小祠堂

最下層的周圍排列了44棟的磚造祠堂

 

巴肯山上也是欣賞吳哥美景的地方

東南方可以看到小吳哥窟

 


中間黃黃的吳哥窟熱氣球 (我沒搭)


傍晚時分可以看夕陽


要上巴肯山須要走20分鐘的山路,只是緩緩的坡道不用擔心

若真的不想走可以花25美金搭大象

山下的水果哥很厲害,夜市銷售達人的口吻跟花式削皮法

削水果有戴手套,令人感動
芒果一袋柬弊5000,好吃呦!

 

今天在路上看到吳哥過年的情景

小吳哥周圍塞滿了活動人潮

護城河周圍有許多像園遊會的攤位

大家開心的玩遊戲

 

看到這些景像也不免想到

這裡的貧富差距真的非常非常大

吳哥窟仍有70%屬於窮人

這些景像以外的人,在哪裡呢?

 

而很多景區也會看到地雷受害者的表演團體

因為長年受戰爭摧殘的地方仍留有很多地雷

這些對人民造成的許多災害

所以有幾次經過時,為了謝謝他們的音樂表演

我們都小額的丟了一些錢

不因為什麼,單純的當做是聆聽了專業街頭藝人的表演

給予鼓勵!

我們常常在廟宇前看見人們祈求平安的石堆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